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组工风采
以正确政绩观种好“责任田”
发布时间:2024/9/11 16:24:34      人气:929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 封芸 曲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广大基层干部站在服务群众最前沿、攻坚克难第一线,更应自觉对标对表“政绩三问”,时刻把牢干事创业的“总开关”,以正确政绩观种好“责任田”。

以群众“脸色”检验政绩“成色”。政绩之本,在于为民。为群众解决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才是干部最好的政绩。正确政绩观事关“国之大者”、人民福祉,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坚决谋对人民有利的政、树对人民有利的绩。心里要始终装着一本“人民账”,多进群众门、多听群众事,从“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中洞悉群众的迫切需求,把群众“脸色”看在眼里,把群众“吐槽”放在心上。既要时时心系于民、事事行之为民,多做老百姓期待的“暖心工程”,也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升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以实干“状态”提升政绩“质态”。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基础,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其政绩观直接影响着党的事业发展成效。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发展观,如果政绩观没有摆正,作决策、抓发展、促改革就容易错位偏向。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不能掺半点水分、打半点折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不盲目追求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真正把一切工作往实里做、做出实效。要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确保每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以党性“高线”凸显政绩“实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到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根本原因在于党性不强,为名利或物欲所惑,走上错误的道路。广大基层干部要始终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必修课”,牢记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时时处处见贤思齐,在思想政治上不断检视、剖析、反思,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确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要坚守廉洁底线,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在自觉抵制腐败侵蚀中练就过硬品格,以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拼出一片新天地、干成一番新事业,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顶部】【打印】【关闭
 
上一篇: 心底要有“压舱石”  
下一篇: 让“俭”法变“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