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海州概况
踹碓
发布时间:2012/7/11 8:12:24      人气:1830    来源:海州区委组织部    作者: 韩世泳
 

  海州人把元宵叫“元宝”,把包元宵用的糯米粉子叫做“元宝面子”。大年初一早,家家吃“元宝”。这是海州地区的风俗。近些年,家中包“元宝”的“元宝面子”都是在超市买的,省事得很。但是,每当大年初一早端起满碗“元宝”时,笔者便不由想起过去踹碓加工“元宝面子”的情景。
  以前,海属一带老百姓做饭用的粮食,全靠自己加工。民间加工粮食的工具有磨、碾、碓等。大麦、小麦、稖子、芦秫、豆类等,一般用磨或碾加工,只有过年时加工“元宝面子”才用碓。
  碓,总体由碓身和碓臼两部分组成。碓臼是用很结实的石头做的。做碓臼的石头外形像个石滚子,高60来公分、直径50公分左右。上面中间凿有一锥形巢臼。巢臼上口直径30公分左右、深40公分上下。碓身是木头的,是用一个直径30公分左右粗、长2米上下、顶部带两个树杈的整树段子做的。碓身前端下边安有稍长于碓臼巢臼深度、俗称“碓嘴子”的圆木棍。碓嘴子的顶端包着一个带棱子、俗称“碓牙子”的铁箍子。碓身后部两岔之前横穿一根结实、耐磨,俗称“碓担子”的木棍。“碓担子”两头分别担在两块石头上,使整个碓身子前后一样高。碓担子后边两个长40公分左右的分岔,是踹碓时搭脚用力踩的“脚踏子”。踹碓时,人们用力踩脚踏子,碓身前部就翘起,一松劲,碓身落下,碓嘴便凭借碓身下落的重力,砸向碓臼里的粮食,一下一下地把粮食捣碎,或捣成粉状。因此,踹碓又叫“捣碓”。
  踹碓,一般得3个人:两个人在后边踹(用力踩),一个人在碓头,不时用小木棍抄翻碓臼中的粮食。有的人家人手少,就一个人在前边,一个人在后边踹。一个人踹碓很吃力,人们就用根绳子一头扣在碓头上,一头抓在手中,踹碓时脚踩、手拉同步用力,就省劲多了。有时实在没人,一个人也能将就着踹,只是人要前后两头忙,更劳累罢了。不过,这种情况要是出现忙年踹“元宝面子”期间,肯定会有人上来助一脚之力的。
  踹碓,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一踩一抬,让碓身一起一落就行了。其实,这一踩一抬中很有讲究。记得小时初帮大人踹碓时没经验,用力踩下去,一看碓头翘起来就抬脚,心想让碓身快点落下,哪知碓身猛一落,脚踏子就撞到了脚,捣得脚脖子、“克头子”(膝盖)生疼。后来,在大人指点下,慢慢才掌握了踹时使劲踩,抬时顺其势,莫抬脚的窍门。当然,使劲踩也不能猛使劲。使劲过猛,碓身跳的厉害,落时会错位,弄得不好还会殃及碓头边的人。如果是两个人在后边踹更要动作协调,使劲均匀,让碓身平稳而又有节奏地起落,以便碓前的人适时抄动碓臼中的粮食。
  过去,民间的碓不像磨那么多,除了以蒸米糕为生的人家外,很少有人家支碓。因此,一到腊月忙年时,碓就吃香了。但是,海州民间历来有个好风气,忙年时大家到附近(有时隔一两条街)有碓人家去踹“元宝面子”,跟碓主人打声招呼就行,主家从不留难。踹碓人多时,大家就按先来后到排号挨着踹,自觉排队。都是老邻老居的,都相互关照着。有时上家快踹完了,下家还没到,有人就会登门提醒一下,从没有插号的说法。有碓人家这段时间是昼夜人来人往,轮到晚上的就自带马灯,挑灯夜战。此时,城里城外,随时随地都可听到的那“哐堂!哐堂!”碓起碓落、不紧不慢的踹碓声,似乎在告诉人们:年快到了。
  踹糯米面子,一般都要提前五六天去挂号。因为在踹之前糯米要淘,要酥。过去糯米里常会有沙,要用水瓢一次一次把细沙淘尽,放到清水中浸一浸,而后捞到筐里爽干水,让其酥透,到用手指一捻即碎,而又不粘手时才能上碓踹。踹时也很费事,要一臼一臼地踹,一罗一罗地罗。整个踹完、罗完一遍叫踹好头和子。一般都要踹三和子才能结束。踹好的糯米面子很潮,回家还得放到簸篮中晾着,待完全晾干后才能收藏备用。否则,会发热变质,既发黄又不粘。
  到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了俗称“小钢磨”的加工机。加工粮食又省事又快当,但是加工出来的糯米面子远不如碓踹出来的细且有绒头。因此,一到年底,踹碓加工糯米面子依然盛行。三年困难时期及其以后农贸市场被关闭,人们全吃粮店凭证、定量供应成品粮,市场上买不到糯米,人们也就多年不踹碓了。改革开放后,市场上各种粮食随时可买。秋收之后,更有一些粮贩子骑着车子走街串巷叫卖糯米。年跟踹“元宝面子”之俗在部分人家再度兴起。然而,不久市场上出现了用新方法加工出来的小包装糯米面子,吃起来跟碓踹出来的一样,人们也就不再自找麻烦地去踹碓了。
  (作者单位:新浦区地方志办公室)
顶部】【打印】【关闭
 
上一篇: 古朐地名的由来  
下一篇: 拐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