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花果山街道根据大学生村官工作实际,坚持四个“注重”,实施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能力,引导其在农村锻炼成才。
注重帮带,促其融入农村。街道建立了“街道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帮带模式,明确帮带责任,由经验丰富的街道包村干部带领大学生村官走家访户,熟悉民情,传授农村工作的能力并把帮带工作纳入年底工作考核范围,确保帮带效果。目前街道8名大学生村官已与8名街道干部结成了帮扶对子。
注重管理,促其健康成长。严格按照《江苏省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考核办法》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为了能够进一步培养好他们,街道还制定了《花果山乡大学生村干部培养计划》。并把大学生村官作为一名普通的村干部纳入正常的村干部管理体系中来,使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实行“周总结、月汇报”,听取大学生村官工作、思想汇报,及时了解记录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
注重实绩,促其人尽其才。针对大学生村官接受新鲜事物快、思想活跃等特点,组织街道司法所、农技中心、计生办等部门开设法律、土地、农业、经营等培训班,重点讲授涉农法律法规、土地管理、农业使用技术、农村经营管理、计划生育等知识,提高其政策水平和处理农村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文字处理、计算机等方面的优势,让大学生村官担任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管理员,每月各村组织两次集中学习,提高了街道广大党员的素质。
注重细节,促其生活舒心。街道党工委每月组织大学生村官召开座谈会。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交流、探讨以及相互促进,并针对大学生村官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疑虑、困惑。同时,在就餐、住宿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照顾,努力为大学生村官营造“家”的亲情氛围,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家”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