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开发区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四项”制度,始终将流动党员置于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之下,确保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不留空白点。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卡制度。党组织采取“双找”的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了集中摸底调查,以“登记卡”的形式,将流动党员的家庭地址、流动时间、流动原因、流动方向、从业情况、联系方式、参加党组织生活情况,详细记录在《流动党员登记卡》上,建立了流动党员活动档案,全面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并采取召开会议、走访家庭、联系本人等措施,确保了党员流动不流失。
二是建立流动党员结对联系人制度。采取“1+1、2+1”结对联系的形式,指党员作为联系人,通过电话沟通、上门询问、思想汇报、寄送资料等方式,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党组织的重大决定和教育活动的学习内容,及时掌握外出党员的思想动态,并把结对联系工作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
三是建立流动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从党员的学习、组织生活、现实表现和发挥作用等方面入手,制定了《流动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流动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以责任书的形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同时,在流动党员中组织开展了以“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引进一个致富项目、推广一项致富技术、带富一方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建立流动党员补过组织生活会制度。统一建立了《流动党员补过组织生活制度》,结对联系人通过访本人、访家庭、访群众等方式,定期掌握流动党员的流动情况,党支部采取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党小组会议等形式,组织流动党员学习有关文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宣布支部有关重要事项,征求他们对家乡经济发展的一些好建议,实现了流动党员工作学习和组织生活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