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街道借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到家门口服务”之便,广泛组织服务民生活动,使辖区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建立台账,分组设岗。对前来报到的党员做好三本账,一是在职党员基本情况账,对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兴趣特长、服务意愿等基本情况“四清”。二是服务岗位账,按照居住区域或专长,为党员设岗定责,把1300余名在职党员,编成了43个小组。做到“岗位所需、党员所长、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党员“八大员”作用。三是服务记录账,详实记录活动时间、服务内容、服务地点、服务时间。
二、结对服务,依岗尽责。实行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服务事项对接,在职党员“在其位,谋其政”。如经济能手,围绕参谋发展帮助社区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规划;法律能手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帮助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化解矛盾;协调能手围绕公益服务帮助社区争取资金,改善设施;党务能手围绕社区党建帮助社区优化组织设置,提升党员形象。活动开展以来,开展各类活动124次,争取各类资金20余万元。
三、打造平台,搭建舞台。除了在节日、周末集中组织在职党员分批次开展服务外,还精心为在职党员建立基地、创设擂台。如建立了“志愿服务广角”、“家庭养老特色街”、“37度幸福小屋”、“乐龄生活馆”等奉献爱心基地。各社区每季度向共建单位汇报工作难题,让他们“按力点菜”,如市振兴集团动资5万元协助玉龙社区治理了玉带河边“三不管”真空带;区委组织部投入2万余元协助玉带社区、兴业社区更新活动室设施;淮海工学院武装保卫支部与玉龙社区4个留守儿童“结对认亲”;市农科院动资9千元走访九龙社区困难老人;市海洋与渔业局海监支部投入6千元、30多人次到新龙社区参加春季绿化。
四、健全制度,形成常态。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7次,提出意见31余条,及时解决群众问题15件。二是建立在职党员服务联络站,根据群众需求,及时更新服务岗位,了解在职党员服务情况,每季度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反馈一次相关情况,并与所在单位协商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对单位和党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三是为名誉书记定职责,明确名誉书记要担负起在职党员进社区的“协调员”、出思路献计策的“参谋员”、上项目争资金的“策划员”、办实事惠民生的“服务员”等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