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宁海街道党工委坚持从“四个制度”,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树立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一是坚持学习教育制度化。制定了宁海街道党员干部培训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坚持每周一次学习制度,按照学习日程安排,除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在农村工作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外,还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关农村工作经验的先进典型进行学习。
二是坚持团结协作制度化。坚持民主决策制度,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做到街道重大事项、大额开支和重大问题都由集体讨论决定,营造民主团结气氛,使领导干部做到识大体、顾大局、讲大度;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党员干部之间友爱团结的气氛,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团结。
三是坚持服务群众制度化。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制度,要求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推行党员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开门接访”,实行街道领导干部值班制度,亲自处理群众来访,增强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时刻把群众冷暖疾苦挂在心上,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四是坚持廉洁自律制度化。坚持每年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公开承诺,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廉,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上、用权上和生活上严于律己,树立起专注事业、倾心工作、艰苦朴素、清廉奉公的人民公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