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管理,定岗位明职责。按照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类别,根据党员的自身特点和能力素质,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系列活动、把党员服务类别细分为咨询服务、雷锋志愿、五老帮扶、助贫济困等方面。同时,按照“自我认岗、群众荐岗、支部定岗、承诺上岗”的程序,为所有党员设岗定责,做到人尽其材,才尽其用。
分类教育,定主题求实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对在职党员,开展“党群一家亲”教育,促使在职党员主动服务群众;对离退休党员,开展“退休不褪色”教育,注重发挥他们示范带动作用;对流动党员,开展“离家不离党”教育,让他们“人在流动中,心在组织中”。今年共开展各类党员专题教育学习活动10余场次。
分片活动,定载体创特色。将各村、社区分设片区,各村、社区党组织根据本辖区实际,组建各有特色的党员服务团队。同时,依托“党代表工作室”、“党群之家”等服务平台、扎实开展“四促五帮”等系列主题活动,使党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彰显先进性。例如,西门社区党支部组织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成立“夕阳红”文艺演出队,积极发挥余热为街道发展作贡献。
分层考核,定制度立规范。街道建立健全了党员评议和考核机制促使党员教育管理落到实处。在评议方面,着力完善个人自评、群众测评、党员互评、领导点评机制,保持全街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考核方面,完善党员实绩考核办法,从参与支持街道建设、完成党组织各项工作任务情况等方面,分类要求、分层量化,并将考核结果对群众公开,“晾晒”党员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