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习教育“加油站”。采取选派培训、集中辅导等方式,组织大学生村官学习重要会议精神、党的方针政策、相关业务知识等多方面内容;组织大学生村官加入街道“学习e线”,每月至少组织1次活动,每年至少开展1次调研;定期开展“青年讲堂”,组织大学生村官上台讲课,提升演讲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讲、学、评中提升大学生村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搭建关爱帮带“辅导站”。每月组织召开1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汇报近期工作,交流心得体会、解答疑难困惑;落实班子成员、组工干部、老干部、部门负责人和社区干部“5+1”结对帮带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为大学生村官传授工作经验,并随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在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推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搭建一线锻炼“实践站”。在日常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安排村官多岗锻炼,解决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在一线了解民情、社情、党情,培养基层工作“多面手”;选派大学生村官到街道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接受锻炼,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发挥大学生村官“向日葵”志愿服务站的作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汇集传播正能量。对一线实践中表现优秀、群众满意的大学生村官给予表彰,纳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激发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