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补充新鲜血液。针对村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明、办法不多、措施不力的现状,街道党工委每年年初给村“两委”班子规划目标,分任务,压担子,协助筹资,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强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村致富能人青年选配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促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解决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
二是针对历史遗留的突出问题,根据不同村情村况,具体加以解决。清理与整顿村级财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等长效机制;针对社会治安和信访矛盾纠纷集中问题,集中梳理,建立台帐,明确责任时限,加大查处力度,并对查处问题在村制度公开栏上予以公示,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是加强农村党员队伍管理,特别是青年党员的教育培育。一方面坚持培养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三培养”目标,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返乡青年为重点对象,不断改善党员年龄、文化结构。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党员教育规范,加强监督检查,防止各村党总支出现“书面学习”等虚假情况,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