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微”调解。在社区无职党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中聘请30名“民情顾问”,经常到居民家中进行走访,与居民谈心,及时解决婚姻、邻里关系、民事纠纷等方面问题,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社区设立矛盾调解室,专门为社区居民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志愿“微”服务。动员辖区党员志愿者,组建文化、环保、科普、平安、敬老助残、医疗教育6支志愿服务小分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帮助、健康咨询、法律援助、小区护绿、关爱老人、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等服务,特别是对残疾人以及需要关爱的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开展各种细致入微的服务。
文化“微”课堂。推行“配餐式课程”,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安排相应课程。开设养生保健课程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开设文化课程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开设科普课程满足居民实用性需求,开设法律大讲堂满足居民思想需求,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等形式发布课程通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