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海州概况
海州“黄泥墩”之谜
发布时间:2012/7/17 15:33:46      人气:4928    来源:海州区委组织部    作者: admin
 
    海州城里很多人都知道新建社区有个地名叫“黄泥墩”。文革前这里住户的户口簿上,“住址”一栏就填写“黄泥墩××号”,后来黄泥墩才并入黄巷。
    黄泥墩的位置从整体上看是位于海州文庙之后。大体上是南到文庙北院墙,北到文庙后的黄巷北侧,东到隍庙巷,西到大慈禅寺后墙以东。“墩”字的本义是“土堆”。黄泥墩虽历经沧桑和雨水冲刷,但从儒学巷和隍庙巷的北口向南看,至今它仍有比较明显的坡度。 
     黄泥墩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个谜。清代《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学宫”(即文庙):“今尊经阁犹在(大成)殿后,阁后有墩,其来已久,未敢轻议”。这里记载的“墩”就是指的黄泥墩。因不明其由来,修志者“未敢轻议”。笔者不揣浅陋,现冒昧“轻议”一下,以抛砖引玉。
    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自汉唐以来已逐步积累了很多经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尤其到了宋代,官方编修了《营造法式》,使那些宫殿、衙署、庙宇等正统的建筑设计形成了制度。文庙,作为国家法定祭祀孔子的场所,其建筑当然也要按法式建得坚固高敞宏伟。黄泥墩的形成可能就与建造文庙有关。
    据推测,一是由建文庙构筑地基时换下的土和采用“堆土法”用后的土堆积而成。建筑首先要处理的是地基问题。如果地基松软,建筑物就容易下陷,因此必须首先将地基建造得十分牢固。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积累了换土垫层法、深层夯实法等丰富的地基处理方法。据我市地理学者张传藻先生讲,海州文庙所在地的地层既是锦屏山麓台地的延伸,也是夹有淤泥的河滨相接处的一部分,属于软地基。因此,在这种地层结构上建大型建筑文庙,必须首先将地基打牢固。地基喜砂壤土,因其致密坚固,既能承载重量,又比较干燥,渗水性强,不至于房屋建好后地基下陷。而海州城南门外的土质就属于砂壤土,正适合建文庙的地基之用。在构筑文庙地基时,很可能是采用了换土垫层法,先将软土挖出,然后换上砂壤土,逐层垫高夯实。对换下的软土和筑地基用剩下的砂壤土,便堆在文庙之后的空地上,形成了一个高于附近地面的土墩。1971年范家在黄泥墩建楼打地基时,还挖出许多黏土,就证明了这一点。
    大木结构是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负荷由梁架、立柱传至基础。在没有起重机械的时代,为了将那些笨重的梁架、桁条搬运至房顶,古代工匠便发明了“堆土法”,即在既定的高大建筑物四周堆起高土堆,利用土堆的坡度将梁架等牵引上去,待房顶建成后,再将堆土撤去。
    海州文庙的构筑,很可能也采用了这种“堆土法”,所用的土撤走时可能就堆到了文庙之后,形成了“黄泥墩”。二是与堪舆(古风水学)有关。中国古风水学是构成中国古建筑的三大理论系统之一。体现着中国人灵魂深处“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
    古风水学要求大型建筑群庄严雄伟、背北面南、中轴线左右对称;环境要求“藏风聚气”,即要“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势”应四方之气,中间才能得“柔顺之气”。并要求“背有靠山、前有案山、左右有山环抱”;若背后无山,能“坐后有靠”,也属“坐实”之格局。如北京故宫用挖护城河的土堆砌成景山,威镇玄武,就是“坐后有靠”。
    从海州城的整体格局看,左(东,属木)有青龙山;右(西,属金)有白虎山;前(南,属火)有蜘蛛山、石棚山等小山作为“案山”,并在城内南部建有火神庙,以应朱雀之象;后(北,属水)有临洪河,并在北门城楼上建有上神庙(内祀“镇水”的大禹),以应玄武之象。城在中央属土。文庙居城之中,自然得“四势”之气,但惟一的缺陷是“坐后无靠”,而不能“聚气”。因此,在筑文庙之始,“形家”(风水师)可能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于是一举两得,用“堆土法”建文庙,然后将土堆在文庙之后,作为象征性的“靠山”,以弥补“藏风聚气”的不足之处。
顶部】【打印】【关闭
 
上一篇: 海州乡谈:唱响庙会的淮海戏  
下一篇: 海州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