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习力,打造“学习型”大学生村官。要求大学生村官积极参加全街每月集中学习活动,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基层党建、公文写作、农村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并将大学生村官纳入街道宣传通讯报道组队伍,多形式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力,争取把学习成果体现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工作上,促使其从学习中汲取养分,提升素质。
提升主动力,打造“服务型”大学生村官。街道及时落实解决大学生村官的相关生活问题,解除后顾之忧;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引导;建立街道与大学生村官定期谈话制度,帮助大学生村官转变角色,提高其为农村发展、为群众工作的服务意识,主动找准位置,自主融入锻炼,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服务保障作用。
提升工作力,打造“实干型”大学生村官。制定大学生村官培养计划,注意选派优秀大学生村官到街道进行短期见习锻炼,参与信访民调、村街建设、安全生产监管等工作,提升他们的工作层次水平;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群众信任度高的大学生村官实行“三优先”:即优先发展党员、优先选任到村委班子、优先推荐到相关单位,并把优秀大学生列入街道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