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教育培养机制。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基层干部培训计划,重点突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创业就业等知识的学习,夯实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基础。建立街道领导结对、社区书记帮带“2+1”教育培养模式,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传授方法经验。为街道7名大学生村官统一制定个人“成长档案”,实行一人一档管理,内容包括个人信息、成长记录、评价记录等方面内容。
二是健全实践锻炼机制。注重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重点项目建设、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等具体事务,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目前经培养 1名大学生村官已担任社区正职。采取本职为主,多岗锻炼为辅的方式,安排4名大学生村官到街道党政办、卫计、综治等岗位上锻炼,选派2名大学生村官兼任非公企业党建联络员,全方位提高综合素质。
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坚持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座谈走访与民主评议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表现和干部群众的评价,对表现优秀、群众信任的进行表彰奖励,并纳入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注重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拓展大学生村官流动渠道,支持参加选调生、公务员考试和企事业单位招聘,主动搜集各类招考信息,有效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