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理顺关系,建立健全“管”的网络。按照各级党组织的管辖区域和隶属关系,在党委(总支)、支部和小组建立横向和纵向网络。在流动党员中建立临时党(团)支部、小组,选举或指定负责人,并提出管理要求。在不同行业的党员中,聘请信息员,建立横向网络,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有关动态情况,为实施跟踪管理提供有效信息。
二是开展活动,实现管理工作经常化。对在本乡镇流动的党员,事前先发出通知,利用假日或晚上进行集中活动;对于外省市的,主要利用五一、国庆、元旦和春节抢抓流动党员还乡的时机,重点组织一年一度的党员冬训和民主评议党员。
三是建立制度,确保教育管理落到实处。镇党委与下属支部制订具体实施细则,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各流动党员党支部及相关支部结合本单位实际,与流动党员签定《党员责任书》。对流动党员实行“三必谈”工作制度,即流动党员报到时必谈;流动党员遇到重大事项时必谈;流动党员转出时必谈。
四是创新载体,增强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依托党员服务中心,为广大流动党员提供指导协调,帮困解难等党内服务。